工资越来越低,物价越来越高,工作岗位越来越少,裁员降薪,屡见不鲜。现在经济怎么了
我不能理解,老百姓穷到要变卖资产,地方政府也财政赤字要中央补贴,钱都去哪里了

为什么不涨工资

日益严重的内卷裁员加班,是打工人不够努力吗,显然不是
那为什么赚不到钱,企业(资本)难道就不能给我们涨工资吗

钱 从哪来

分两个情况看待

  1. 企业有很多利润

    如果企业利润很多却不分给劳动者,首先会收到市场影响,你不涨工资有的是人涨,其次,
    政府也会(应)调整工时政策,确保劳动者权益
    但很明显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很多利润,因为有利润自然会扩张生产,然后事实上企业在"降本增效""开源节流"

  2. 企业利润也不多

    那么排除法可知其实大部分企业也不好过
    事实上企业正在发生逐底竞争,商品的成本已经被压的不能再低,
    企业开始降低企业员工待遇,加班降薪等
    问题是不只着一个企业,全部企业都在这么干
    最终变成了谁成本压不下去谁就破产,谁对员工待遇好谁破产

是成本太高了吗

实际上店租多的,可以占成本近4-5成
看起来似乎这个也降不了(真的如此吗)

土地财政与我有什么关系

土地财政是什么,跟我们有什么关系

似乎只要不买房,就是跟我们打工人无缘的东西

土地财政的镰刀永远噶不到我们底层的身上

事实真的如此吗

土地财政是政府通过租地给开发商,以实现的收钱方式。这似乎还是很遥远?

开发商开发的住房,商铺 然后再次出租给商户,房东 似乎还是有点远

其实,它无处不在,你的房租租金,老板的店铺租金,每一碗猪脚饭,每次理发...
它以融入服务业的方方面面,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它上供

房价是如何决定我的工资的

image-20240707113427-tghneu2.png

==实体产业收入 决定> 房价 决定> 租金 决定> 服务业劳动收入==

(服务业)人工工资,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房租(以住房为核心的生活必需品价格)
比如月薪3000你在北上广就招不到人 因为不够租房的
而房价与租金,都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水平(当然具体多少是政府说了算)
这也就造成了不同地区,用人成本不同

所以不管是店铺的租金,还是人工的工资,其中都包含了土地财政的定价
老板一份钱变相交两遍。所以可得出,土地财政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

土地财政的受益者是谁

为何地方还是赤字

政府不是通过土地财政和税收收到了大量的钱了吗,但是为什么会地方赤字

因为房地产泡泡,长期债务问题,大搞基建,过多公务员等,造成过多浪费

我们赚的大头,都被拿来给政府还债养公务员了

解决方案

  1. ==安娜其主义==

    政府退出市场,让市场完全自由市场经济
    优点:降低开支、减少干预等
    缺点:市场失灵、不平等加剧、社会保障不足等

  2. ==复古主义==

    原本织一张布要5个人干一天,
    科技发展了,现在一张布只需要一台机器干一天,产出价值相当
    5个人因此而失去工作拿不到钱,只能跟其他人抢夺其他工作岗位
    其实我认为机器解放了人,应该给被优化的人发钱,这样成本也不会增加大家都开心

    难道就不能不发展吗,比如农业文明,虽然社会总产出价值不高,但是大家都有较稳定的工作收入
    (天灾可以使用 现代科技解决)总之就是做个自给自足的国家

    如果还要维持全球化经济,就不可能成功
    对于其他工业化的国家,面包就值钱5块钱
    你无法吧成本压到5元,就没法跟别人竞争,国民也自然选择便宜的进口
    要么就靠廉价人矿压低成本,代价是劳工权益极差
    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

  3. ==日子人==

    看不懂思密达,请直接涨工资

    逐底竞争环境下,老板无利可割
    强行给工人涨工资(或者不加班)会造成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》
    也就是工资涨了,商品价格也涨了,都涨了等于都没涨这种情况

    但相比通缩、滞涨的危害,反而通胀还好一些,至少有工作

  4. ==温和进步==

    面对都没钱

    政府应当调整收入结构
    减少依赖土地财政
    减少军队、公务员、退休干部医保、华而不实的医疗器械、基建等非必要支出
    降低地租,税收等
    产业升级

    面对实体经济衰退,就业岗位减少

    抑制电商经济,振兴实体经济
    根据经济情况对实体店铺减免税收房租
    根据经济情况对电商店铺增加税收
    为什么服务业重要,当前内需不足,从事制造业进一步导致产能过剩,
    大环境下制造业需求降低,只能加入服务业,延长供需链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

    面对人民信心过低

    控制企业的逐底竞争
    需要靠政府对最低工时劳动法反垄断法等
    确保工人基本生活保证
    工人也应利用工会组织,社会舆论,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